(资料图)
□李中
当前,消费信贷对促进消费提质升级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各自的竞争优势和差异化、专业化定位,推出诸多消费信贷产品。比如在文旅方面,推出信用卡积分兑换,提高消费信贷吸引力;通过利率优惠、息费补贴等形式,促进家电家居产品以旧换新……随着消费场景的迭代更新,金融机构结合当下需求,创新出一批个性化、定制化的消费信贷产品。
以往,消费信贷产品青睐于有社保、有征信、有流水的客户群体,而那些刚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新蓝领、灵活就业群体等,却由于缺少社保和征信记录,容易被传统金融服务忽视。
现在,人工智能在控制风险和选择客户方面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支持。从对客户信用的深度评估到对信贷全流程的风险监控,AI应用正在成为信贷业务的技术手段。AI模型可以将客户的社交媒体网络数据、个人出行票据、住宿票据和平台消费数据等多维数据,与消费者行为轨迹、聊天软件语音数据、图像数据等多模态数据融合,通过分析海量客户数据,精准把握客户的消费习惯和偏好,从而实现个性化的金融产品推荐。这些利用大模型整合而成的用户行为、交易记录、社交数据等,帮助金融机构建立客户动态画像,实现差异化授信策略和风险动态管控。
9月1日起,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正式实施。多家银行积极部署,迅速推动政策落地,努力降低居民的借贷成本,撬动更多信贷资金精准投向消费领域。同时精简申请流程,方便客户操作。未来,个人信贷将可以为外卖小哥、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各种灵活就业群体提供方便,帮助他们支付房租、买电脑,甚至出国留学。
健康、可持续的信贷,需要金融机构在帮助客户尤其是年轻客户识别和驾驭金融工具能力、培养健康金融行为的同时,把握好“油门和刹车”。只有保护好消费者权益并维护金融安全稳定,才可实现个人和社会经济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