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说起这两年的综艺节目,那真的是五花八门,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都会做成综艺播出来。
(相关资料图)
当然,种类虽然繁多,但是爆火的大领域也就是那么几个,比如搞笑综艺、音综、恋综,这些都是比较受欢迎的。
在这些类型当中,我觉得音综是最稳定的,很容易做成“综N代”。
从七八十年代的港台音乐到现在大陆音乐的流行,每年每月甚至是每天都会有很多新歌被创作出来。
那些没有什么名气的新人咱就不说了,只说有流量或者是有实力的歌手,每年都会唱很多的歌。
歌手确实非常多,但听众更多。
说白了,人只要是活着就没有不听音乐的。
即便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爷爷奶奶辈,他们还会听红歌或者是听戏曲。
人不可能每天都是说话的频率,就算是随便哼出一个旋律,那都可以称之为音乐。
换句话说,没有人是纯粹不喜欢音乐的,只能说大家喜欢的类型不同罢了。
喜欢听歌的人群越多,音综就越好做,因为只要请到观众喜欢的歌手就成功一半了。
如果要是请到好歌手之后再选到一些观众喜欢听的歌曲,那节目立马就能成为爆款。
相比之下,那些节目赛制和玩法其实是非常次要的,设计好了可以加分,就算设计不好也不会太拉垮。
在众多音综百花齐放的年代,有一款音综还是比较特殊的。
这档综艺节目除了嘉宾和选曲之外,还有一个声音鉴赏团。
相信大家已经猜到了,这档综艺就是《天赐的声音》。
从开播到现在已经四季了,在这四年时间里,声音鉴赏团真的是为节目制造出过太多的话题和热度。
尤其是之前的丁太升和现在的梁源,真的是靠一己之力撑起了整档综艺的话题度,也让《天赐的声音》可以在音综圈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其实“声音鉴赏团”这种玩法在很多档音综里也都玩过,但只有《天赐的声音》玩成功了。
比如之前的《披哥》中有专业的点评团队,而且手握高分可以扭转局面,结果被观众吐槽不公平,无奈只能取消这个玩法。
比如《追哥》有专业的乐评团队,但节目的热度并不是太高,而且乐评团队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中国好声音》也有专业的乐评团,而且在比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他们只有投票权没有话语权,存在感也没有太强。
只有《天赐的声音》是真的把声音鉴赏团这一块玩透了,顶着各种吐槽的声音坚持这一玩法,最终的收获可以说是相当大的。
毫不夸张地说,要是没有声音鉴赏团的话,《天赐的声音》还真不一定能走到第四季。
在最新播出的第四季节目中,节目一开播就因为梁源和小鬼的互怼而冲上热搜。
在热度还没有完全褪去的时候,小鬼和梁源再次互怼,这让本季节目直接成为了爆款。
当节目有了热度之后一切就都好说了,在第二阶段,小鬼直接退出了录制,但节目的收视率却依然持续走高。
很显然,小鬼成了节目的垫脚石。
相信大家也发现了,在小鬼离开之后,梁源的态度可以说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不仅不怼人了,而且见谁夸谁。
一夜之间,声音鉴赏团变得温和了,这真的是让观众有点无法适应啊!
除了怼人之外,声音鉴赏团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两队的歌曲唱完之后他们要合议出哪一首更好。
经过两队的一一比拼,声音鉴赏团最终选出的赢家将获得当期的“推荐金曲”。
不管是在乐坛的奖项中还是音综里,都有“金曲”一说,这个荣誉还是非常高的。
我觉得,在各种颁奖晚会上的“金曲”只需要唱得好歌写得好就够了,但音综里的“金曲”应该要有更高的标准。
因为音综是用来看的,所以听觉和视觉都应该作为关键因素去考量,而且同等重要。
在最新播出的一期节目中,汪苏泷和薛凯琪合作的《蔓延》获得了本期的“推荐金曲”。
那么问题来了,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来分析,这个结果真的是实至名归的吗?
张碧晨说出了观众难以言表的心里话,《天赐的声音》彻底被打脸。
在汪苏泷和薛凯琪彩排的时候,张碧晨就提了这样一个建议“你们俩亲个脑门,就差那一下,怎么能背对背呢!”
当薛凯琪说最后还要唱的时候,张碧晨直接说“唱完了再亲”,紧接着张碧晨便亲自示范亲了一下张靓颖的脑门。
实话实说,只是上音综唱个歌而已,居然还要亲额头,这样的提议对当事人来说自然是要慎重考虑的。
汪苏泷表示考虑一下,结果大家也看到了,在正式演出的时候他并没有采纳张碧晨的建议。
在正式表演的时候,汪苏泷只是亲了一下自己的手背,这个操作虽然错位看也挺甜,但还是差那么点意思。
张靓颖吐槽完汪苏泷亲自己手背之后便在现场说出了张碧晨之前的设计,张碧晨接话说“原来让他亲额头的,因为我觉得就差最后那一下亲,我就觉得看这样的舞台心里就很快乐,不知道为什么”。
在说完这番话之后,张碧晨还试图撮合汪苏泷和薛凯琪,她说“你们真的不考虑一下彼此吗?因为你们真的好配,太有CP感了”。
张碧晨带头嗑CP,这个操作让汪苏泷和薛凯琪有点害羞又有点尴尬,但观众是真的看嗨了。
不得不说,张碧晨真的是戳中了吃瓜群众的心啊!
实话实说,看完汪苏泷和薛凯琪合作的《蔓延》之后,相信很多观众都感觉到了甜蜜,但是总感觉缺点什么。
那么,到底缺什么呢?我们普通观众有时候只能说看着少东西,但就是说不出来少了什么。
换句话说,心里都懂,但就是不会表达,这就是普通观众。
张碧晨这番话真的是说到观众心坎里去了,其实汪苏泷和薛凯琪这个舞台就是缺了最后那一个亲。
如果要是有了那个亲的话,这个舞台在视觉上就更甜了,而且故事也更完整了。
反之,现在汪苏泷这个亲自己手背的操作非但不加分,反倒是给舞台减了不少分。
咱们站在客观的角度来分析这件事。
汪苏泷和薛凯琪这版《蔓延》是甜甜的情歌,那汪苏泷最后亲自己手背算什么事呢?
在视觉上,要是看成了错位那还没有什么问题,要是观众和张靓颖一样,一眼看到汪苏泷亲的是自己的手背,那这还甜吗?
这个操作非但不甜,反倒还给人一种表里不一的感觉,这个甜好像完全是被逼出来的。
如果站在理性的角度来分析这期节目,我觉得因为汪苏泷的“怂”,不敢去做这件事,以至于《蔓延》在视觉效果上是应该减一些分的。
相比之下,我觉得张碧晨和张靓颖合作的《二三四个字》是要更精彩的。
不管是从视觉还是听觉,更或者是嗅觉上,《二三四个字》都是天花板级别的。
在视觉上,这个舞台虽然只有灯光和烟雾,但是效果却直接拉满。
尤其是最后一个镜头,张碧晨和张靓颖手牵手一起走,一起消失在光影之后,真的是太绝了。
在听觉上,张碧晨和张靓颖两个人真的是无可挑剔的,这么难的改编居然能唱到零失误,这真的不是一般人敢挑战的。
在嗅觉上,为了能大家有更好的观感体验,两位还特意给大家准备了香薰,真的是太用心了。
如果要说本期最好的一个舞台,那我必须推荐张碧晨和张靓颖的《二三四个字》。
当然,要是汪苏泷听了张碧晨的建议,那《蔓延》赢得也算是实至名归,但少了那一下的话,还真不如《二三四个字》,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