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越来越多陌生的咖啡品种,频频出现在信息栏上。钟情于埃塞咖啡豆的朋友应该有留意到,除了以往常见的原生种(Heirloom),近几年多了不少以数字来命名的品种,比如74110、74112。
【资料图】
首先,大家一定知道这些数字就是埃塞产区一个明确的单一品种,而不是“原生种”这样含糊的表述,但具体数字的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很多人可能就不清楚了。
先来回顾下我们熟悉的原生种
作为全世界小粒品种阿拉比卡的“老家”,埃塞俄比亚有上万种原生咖啡树种。原生种的植株通常是由咖农根据多年来的经验进行分辨、确认,因为品种的数量实在太大了,几乎没有办法在更大的范围内对它们进行基因检测、验证。
同时,当地政府出于保护这些未知品种,避免各国从业者争相获取,所以决定以原生种「Heirloom」来统称它们。像耶加雪菲、花魁就是采用「原生种」来标注。
刚烘焙好的咖啡熟豆~这三张照片可不是一种咖啡豆哦~图一、图二是哥斯达黎加
74***代表什么?
1970年后,咖啡浆果病(Coffee Berry Disease,简称CBD)迅速蔓延埃塞各大产区,感染浆果病的咖啡樱桃将从青绿色逐渐变为灰黑色,最终坏死在枝干上。咖啡树一旦感染,将对咖农们造成70%~80%甚至以上的损失。
1972年,种植者开始使用一些化学类的杀真菌剂来预防CBD。虽然有一定成效,但一味喷农药是治标不治本的,长远之计是找出具有高强度抗咖啡浆果病菌的天然品种。
1973年,埃塞咖啡机构JARC(Jimma农业研究中心)锁定了西南地区共19个地点做采集。一直到75年,研究人员共采集了639棵种子样本,并对它们做了科技鉴定和田间试验,最后选出了13支对CBD有抗性,且耐旱、高产、风味佳的咖啡品种。
那么后续的74***、75***就是由这批咖啡母树改良培育发展而来,JARC将这一大类别记录为「1974/1975CBD-Rexistent Selections」。所以74代表1974年,即该品种在这个年份被编入目录,后三位数字则是试验样本编号。我们耳熟的74系列皆是在此期间被编录。
74家族有什么特征呢?
74系列豆种的成名很大部分要归功于各大竞赛的加持,最出名的莫过于头两届的埃塞俄比亚卓越杯(Cup of Excellence,CoE)。由于参加卓越杯需要提交品种,所以得奖的品种一夕间就在国际间爆红,让大家也都开始纷纷追寻埃塞俄比亚的单一品种批次。
74110和74158就是打进首届在埃塞举办的卓越杯大赛优胜榜上最多的品种,从此整个74系列一战成名。但因水土适应问题,只有74110、74112、74165在整个埃塞普及栽植。74158作为近几年在卓越杯竞赛上获奖较多的豆种,也具有较高的口碑与知名度。
74110和74112均为矮树种、细小豆粒,但110是阔叶,112是小叶,种植间距会有些不同,主要种植在西达摩与古吉区域。 风味上,74110和74112都呈现出典型的柑橘酸质及轻盈花香,是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埃塞豆中最常见到的两个74系列。
74158 的特征,与74110十分相似,不过它没有得到广泛种植,主要集中分布在埃塞西南部。74158的生豆整体粒径小巧而整齐、圆润,风味上呈现出柔和的莓果调性,有明显的香料尾韵。
74165 是2021年卓越杯上的冠军品种,种植者起初也不是很清楚他种了什么品种,而是协会验证了植株样本,才发现是当年的这个编号。相较于其他的“74家族”,74165则含有更高的绿原酸和咖啡因(绿原酸是咖啡中苦、酸、涩味的重要来源)。
- END -